1709°

[考博动态]25岁博士生创作中国首部音乐小说_考博_旭晨教育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华轩)11月10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聚焦报道我校外国语学院2013级博士生王希翀创作的中国首部音乐小说《挥霍年代》。

11月9日,王希翀携长篇小说新作《挥霍年代》做客汉街文华书城。与一般小说不同的是,这部小说是“音乐+小说”的融合,小说中的主人公李文其创作了5首西方室内乐,而这些音乐并未仅停留在文字描写,王希?将它们真实地创作出来,并制成CD附在书中,因此这本书也被业内称作中国首部音乐小说。而昨日签售现场,王希翀和他的乐队以演奏会的独特形式,为这位80后帅气的“音乐人+作家”增添了许多狂热粉丝。

王希翀今年25岁,出身音乐世家,父母都是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大学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香港读完英文系硕士后,又回到华师攻读文学博士。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独自遗忘的岁月》曾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称赞。除了文学,从小受音乐熏陶的他便展露出音乐才华,一入大学就开始独立创作音乐。去年6月,他负责江平导演,文章、张嘉译、苏有朋等40多位明星联袂出演的电影《三个未婚妈妈》全部电影配乐工作,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电影配乐人”。

带有半自传性质的《挥霍年代》描写了5位年轻人的生活与创业故事,讲述了他们在大学毕业后,成长与择业所必经的艰辛、困惑与梦想。小说的主人公李文其是一位音乐人,他为主人公创作了5首西方室内乐,这些音乐融合了中国民乐风格,引入了箫、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制作成CD后随书奉送,将此书打造成中国首部音乐小说。

作为目前国内对“音乐小说”这一新兴体裁形式的首次探索,他表示整本书就是文学和音乐的结合,它们的地位平等,相互扶持,却谁也不喧宾夺主。他期盼读者可以结合音乐专辑更有体验性地去阅读这本小说,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代年轻人内心的诉求。

更多2014考博信息请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