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

[考博动态]中科大博士的硒谷梦_考博_旭晨教育

尹雪斌,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硒谷科技”)董事长。见到《价值线》和新华网记者的那一刻,他笑容满面。寒暄中,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尽管身高1米8,却丝毫没有仰视的感觉。

一杯热腾腾的富硒碧螺春已经摆到了记者的面前,这是他亲手泡的。“富硒”是硒谷科技的产品前缀,除了碧螺春,还有大米、玉米、枇杷、螃蟹等等。

彼此坐定,他的那双运动鞋格外“抢眼”。尹雪斌略显羞涩地说:“田间地头跑得多,穿运动鞋方便一点。”

3月23日,恰逢周末,着装休闲也属常理。没想到的是,3月27日,硒谷科技移师北京清华大学举办首届中国功能农业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作为东道主和主要授课人,尹雪斌依然风格不改,穿着西装和运动鞋。

在公司员工眼中,他们的董事长不修边幅。在记者眼中,尹雪斌温文尔雅不露锋芒。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中科大博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却怀揣着远大的梦想。

他和另一位中科大博士刘颖已经搭档6年。在他俩的内心深处,寄望由他们一手打造的硒谷能够像美国硅谷一样,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

儒商

尹雪斌是河北临城县人,1978年出生,今年36岁。6年前,硒谷科技创立时,他刚值而立之年。经过6年的摸爬滚打,“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

6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谈及从商以来的改变,尹雪斌思考了片刻,“我现在更加关心市场的需求”。看得出,尹博士一直在努力适应“象牙塔”之外的游戏规则。在他的身上,能看到企业家应该有的淡定和沉稳,却看不到商人常有的圆滑和城府。

不管是前辈,还是朋友,交流甚欢时,他常有一句口头禅——“成”!有时会像连珠炮似地一个劲地“成、成、成”!

接触过尹博士的人,或许会把他的谦恭理解为“年轻使然”。但是,记者却有另一番解读。

《价值线》和新华网记者问过尹博士同样一个问题:“任正非属于军事管理型,史玉柱[微博]属于拼命三郎型,您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家?”

“儒商!”尹回答得很干脆!

得到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因为在采访之前,记者认真浏览过硒谷科技的官方网站,其中对选人的标准是这样描述的——我们选择德才兼备的员工,德字为先。

德字为先,恰恰契合了儒商的内涵。

记者随后又追问:“在您的心中,有没有标杆型的企业家?”

“柳传志!” 尹的回答依然很干脆!

柳传志是典型的儒商代表,他带领一个只有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柳前辈创业的时候,依托中科院计算所。刚开始为了生存,甚至在计算所门口卖过裤衩……万事开头难!”面对记者的感叹,尹雪斌不时会意地点头。共鸣之外,似乎有一股初创期的隐忍,在他的体内涌动。

铁三角

硒谷科技走过的这6年,也是尹雪斌从“学术型专才”向“复合型产业化人才”转型的6年。市场对他来说,既陌生又无情。阵痛与隐忍在所难免。用他的搭档刘颖博士的话来说“这6年,尤其是前半段,懵懂得很”。

在象牙塔里,尹雪斌是顶尖的。大学如愿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然后读研、攻博,再到博士后。

专注——是同门小师弟对他的评价。这个小师弟名叫韩峰。韩峰说他自己在学校里爱搞“小动作”,每次晚自习后,发现大家都有饥饿感。于是,就在宿舍楼里兜售方便面。一桶面可能就赚一分钱,但是在那个年代,也算不小的诱惑。“赚了点钱,我就请尹博士吃饭。”韩峰说,“他和我不同,他特别肯钻研。”

“我搞科研是不错的。”尹博士如是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科学家。”

因为梦想的坚定,因为专注而刻苦,他很快就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1999年,正在读本科5年级(5年制)的尹雪斌,作为该年级唯一一名学生代表,得到了随导师远赴南极科考的机会,这也让他成为中国首位极地科考本科生。

……

这个时候的刘颖,也和尹雪斌做着同样的科研梦。

他是江苏盐城人,1981年出生,比尹雪斌还小3岁。面对记者,他用两个第一就把自己的学生时代概括了——“我高考是班里第一,研究生也是第一”。

说这句话的时候,刘颖的音量并不高,也没有太多的兴奋,但平静中透着硬朗。

刘颖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南京大学完成,博士是在中科大。

带着博士的光环,他和很多渴望功名的学子一样,走上了仕途。“公务员理论上可以做到总书记的高度,也就是说上升空间非常的大。”这是刘颖当初的想法,然而两年之后,他却不事声张地做回了自己——“我后来越来越感到,我的梦想其实是在实验室里的那种”!

随着苏州市政府把中科大引入苏州成立分院,2006年,刘颖成为首批筹备成员之一。2007年,尹雪斌加入。两个都在做着科学家梦的年轻学者终于真正走到了一起。

一年后的2008年5月,两人携手创立硒谷科技。在苏州市政府、中科大乃至中科院的支持和推动下,两位并没有太多“生意经”的科学专才懵懵懂懂地走上创业之路。

回想当年,刘颖坦诚地说:“我以前非常内向,见到人都不大讲话的,现在,你看……”

在硒谷科技创业初期,大部分的合作都是刘颖带着运营团队一家家拜访而来的。“那时候,大客户比较难谈,都要一家一家攻。”在这过程中,刘颖从一个性格内向的“书生”变为了侃侃而谈的营销将军。

韩峰和尹刘二人师出中科大同门,他评价说“刘博士现在已经非常市场化了”。记者也有同感,在刘博士的言辞中,已经没有学术界刻板的影子。更多的是产业链延伸、大客户营销、媒体造势等市场化语言。

如今,颇有生意头脑的韩师弟,也在去年加盟硒谷。三个中科大的师兄弟,一个是董事长,主管研发和战略;一个是CEO,主抓运营;一个是副总经理,分管市场拓展。三个师兄弟,在硒谷科技市场业务板块中,形成铁三角,抱团前行。

造梦者

尹雪斌和刘颖是当仁不让的两位创始人。从学者到科技创新的探路者(19.000, 0.09, 0.48%),他们经历了相似的心路历程。

电影《中国合伙人》曾火爆一时,影片以旭晨教育三个合伙人的创业故事为背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从梦想起航到成就梦想的完整历程。俞敏洪[微博]是造梦者,但他在创业的过程中并非最大的梦想家。有了合伙人的共同推动才有了旭晨教育国际化的版图。

联想到这里,记者试问尹博士:“您和刘博士,同是创始人,谁的梦想更大?”

尹雪斌稍作思考后回答:“还是我的梦想更大一点。”

他说:“上市肯定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一直在想的是,我们的科技能够给人类创造价值。”

刘颖面对同样的提问,给出的答案惊人的相似——“我的梦想是为人类造福”!

两个博士对有机富硒技术价值远景的认识高度一致,从2007年已经开始。那个时候两个人刚刚深入接触,短短1年后,硒谷科技就能挂牌,默契程度可见一斑。

之所以,尹雪斌说自己的梦想更大一点,或许因为,他既是梦想者更是造梦者。

1999年,尹雪斌赴南极科考,他和他的导师发现企鹅体内有一种毒素超标极易致命,但是企鹅却很健康。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企鹅以南极磷虾为食,而磷虾富含硒元素。企鹅每天食物中含有400微克的硒蛋白,是硒元素让企鹅具有了抗体。

这让尹雪斌对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国拥有世界硒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有世界最大的高硒区——湖北恩施,资源优势极为突出。如果能在缺硒地区,让缺硒人群都能通过食物补充硒,这不是一个让国人强健体魄的绝佳途径吗?”

2006年,当他研究太湖蓝藻项目的时候,发现太湖蓝藻释放的一种微量毒素,会诱发肝癌,而硒能再次充当保肝护肝、抗癌的角色。

两个不同的科研项目,同一个关于硒元素的启发。

尹雪斌的创业激情彻底被点燃。他为公司取名“硒谷”,蕴藏硅谷和谷物的双关内涵。

从1999年到2007年,酝酿了整整8年,在第8个年头和刘颖博士一拍即合,第9年走向产业化。

本色

创业6年来,硒谷公司所在的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办公地,并非外人想象的“世外桃源”。

尹雪斌的办公室被一道玻璃门一隔为二,他坐在里屋:一张桌子、一套沙发,还有一排书橱。外面近门的一半房间坐着其他人员在办公。刘颖的办公室在附近的一栋楼里,也显得局促而富有沧桑感。据称公司就要搬家,好在记者及时见证了初创期的全貌。

在硒谷科技的实验室,大家都穿着白大褂,记者看到公示栏里提醒“节约”,这样的提醒在相关的仪器和水池边也能看到。

尹雪斌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童年生活的艰辛和磨难造就了他朴素而坚强的性格。

他的朴实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公司。

3月23日晚8点多,采访结束的比较晚了。记者有机会和公司员工一起就餐,尝到了新产品富硒玉米粉饮品。席间,有中央电视台的同行,陪同的是一位在读博士杨亚楠。晚餐接近尾声,一位记者打了招呼刚刚要起身。这时,杨博士提高了嗓门半开玩笑地说——“哎呀,玉米汁还没喝完呢”!

一桌人看到杨博士的认真劲,不禁笑出声来。感于她的热情,也感于她的淳朴。

在尹雪斌的身边,是一群80后高智商科研型人才。他们和尹雪斌一样,追逐梦想,而不失淳朴本色。

从事销售工作的陈东,是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动物营养专业毕业。富硒螃蟹项目就有他的参与。

他平时会定期给父母送去富硒玉米粉,父母问价格他从来不提。“我现在有这个能力,就希望父母的身体能更好。”陈东对记者说,他也有一个梦想,希望三五年后,通过他的参与和推动,全国每个省都能有一个硒谷科技的“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区”。

从没红过脸

梦想推动着硒谷一路向前。

2010年5月,著名风投深圳力合与世界500强沙钢集团联合投资硒谷科技1000万元,2011年交通银行(3.77, -0.01, -0.26%)苏州科技支行授信1000万元用于有机硒应用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

“是风投主动找上我们的。”尹雪斌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第二轮投资也已经进来。

资金的注入,在刘颖看来,对公司的发展是有标志意义的。

而韩峰有他相对独到的看法——风投不仅仅是投公司,更是在投人。言下之意则是公司的领军者具不具备战略远见,也是风投十分看重的。

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记者也在采访提纲中,设置了相关的背景素材,并与尹刘二人深入交流——

约翰·科勒,是世界公认的领导力变革之父。他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领导者应该做什么》一文,曾被评选为“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中八篇文章之首。

此文将领导力概括为三个要点:一是有坚定而清晰的战略愿景;二是能够让员工协调一致;三是尊重并激励员工。约翰·科勒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是:“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领导,其余20%~25%靠管理。”

在尹刘二人构建起来的团队中,他俩是最大的梦想者,而他们的梦想正在不断分解,在员工的心中生根。尹雪斌说“通过6年的实践,产业路径越来越清晰”,这是跨越懵懂期的标志;他们的战略愿景随着事业的深入,轮廓不断清晰可见,这是理论上领导力释放的开始。

在刘颖办公室外公共走廊的企业园地上,一首诗这样写道——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使它滋润;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任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硒谷感恩你们,因为创业路上有你相伴!

而作为公司的核心,刘颖告诉记者“6年来,从来没和尹博士红过脸”。这一点,通过微信也能看出些端倪。今年2月16日,刘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唯一能让企业免于速朽的,仍然是企业的快速刷新(自我颠覆加自我重建)的能力。尹博士当天先是点赞,接着又跟了一句“一点不错”!

这样的“圈内”互动已成二人之间的常态。

愿景清晰、协调一致、尊重员工,关于领导力的三个要件,正在硒谷科技发酵,张力渐显。

最缺的是人才

在整个富硒产业,尹刘二人属于后来者,但是据称他们的有机营养强化技术做到了相对安全以及产品含硒标准化,在国际上首屈一指。

1966年,湖北恩施因发现大规模露出地表的独立硒矿床,升格为举世闻名的“硒都”。但是其产业化道路走得并不顺畅。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几代富硒产品销声匿迹后,产品本身的安全和标准化引起世人的关注。

在全球大面积土壤缺硒,以及富硒功能农业尚处起步阶段的背景下,尹博士团队异军突起,给富硒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目前,硒谷团队已有50多人。其中博士占20%,硕士20%。但是尹刘二人同时感到最缺的依然是人才。走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始终是他们关心的核心价值。

“优秀的人才,追求的不只是金钱的报酬,还包括成就感、地位、实现理想的机会,因此他们往往会有创业的冲动。”尹雪斌称,内部员工只要有想法,可以几个人成立一个小的团队,然后提出自己的项目计划,通过公司内部的项目小组审核,就能独立去开发新的项目,公司提供全面的支持,员工在项目成功后可与公司分享收益。

这样的激励制度已有很好的例证:硒谷科技即将推出的防霾饮料,灵感就是来源于员工的兴趣研究。

留住人才,硒谷科技借鉴了谷歌[微博]等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内部激励创业。

同时,尹雪斌和刘颖也很清楚,公司发展得极快,谁也不想因为人才的短缺而触碰天花板。好在,中科大和苏州本地的高校都在为硒谷科技输送人才,人才战略一刻不曾松懈。

“对于硒谷科技这样的功能农业行业的领跑者来说,每向前迈出一步,就代表了整个产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是尹雪斌不常有的豪迈之言。

爱人爱己,向上向前

对于硒谷科技上市的时间表,尹雪斌也有自信——力争三五年后。这个时间是公司的高级顾问团队为硒谷科技“量身定制”的。“届时,硒谷科技的产值约为10亿元,利润在2-3亿元。”

尹雪斌和刘颖坚信,在未来的10到15年,硒谷科技将大有可为。而展望未来的产业格局,据称将占据30%-50%的市场份额。

在尹雪斌办公室的墙上,一幅书法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他特意请一位书法名家写的:爱人爱己,向上向前。

这,就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价值线》记者曹蕾 张玮 新华网刘静 苏州硒谷报道)

博士另一面

(速问速答)

1.平时工作占据自己多少时间?

尹:百分之九十。

刘:每天16个小时。

2.陪家人,和朋友聚会多吗?

尹:很少,剩下的百分之十会陪家人,也会给他们做做饭。

刘:很少,我之前很恋家,我是巨蟹座的,我宝宝5月28日出生,和我企业成立是同一天,出生后我还没陪他睡过觉,对他和老婆很愧疚。

3.是个非常注重养生的人吗?

尹:是的,非常注重。

刘:是,也不是。我喜欢运动,也知道什么养生,但是我现在每天就是吃企业的富硒玉米粉,运动很少,希望未来还能多点时间去运动。

4.兴趣爱好有哪些?

尹:爬山,还喜欢看新闻联播。

刘:足球,看球,踢球,最喜欢国际米兰。还有看书,推荐大家看看《资治通鉴》。

5.你上学时期是你们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吗?是属于很会考试的吗?

尹:不是。但是专业这块很好,算是个偏才。

刘:是的,高考和考研都是第一。

6.从小的理想是什么?

尹:科学家,现在属于产业科学家。

刘:科学家,希望坐在实验室。

7.平时是个追逐潮流的人吗?

尹:现在很关注,以便感知消费者喜好。

刘:不是。

8.会在朋友圈里分享硒谷产品吗?

尹:会。

刘:会。

9.开始创业后,觉得自己有特别惨的时候吗?

尹:有,到处借钱的时候。

刘:没有,虽有落差,但是我内心很强大。

10.有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人吗?

尹:有,从最早创业跌跌撞撞到现在,前途越来越清晰,一路上都有贵人相助。我之前的合作导师赵其国院士就是我的贵人,还有大学时候的导师。

刘:我读研究生时候的导师于红霞,我以前是个没有时间观念,很拖沓的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对我帮助很大。

11.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合伙人?脾气算好的吗?

尹:既会做原则性坚持,同时也是比较好说话的,是个脾气比较好的人。

刘:我属于一旦选择了,就一条路走到底的人。

http://d4.sina.com.cn/pfpghc/f8c292e9a8c84dc08fc1ab77aa964479.jpg

12.会怒斥员工吗?

尹:私下有过,很少在公众场合。

刘:很少,更倾向于沟通。

13.除了工作,私下交集多吗?

尹:比较多。

刘:算蛮多的。

14.释压方法是什么?

尹:散步。

刘:听歌,跑步。

15.喜欢慢节奏还是快节奏生活?

尹:喜欢慢节奏,但事实上生活节奏很快。

刘:开始是喜欢慢节奏,现在也习惯快节奏了。

16.估算一下自己未来的身价?

尹:希望把企业做到千亿级。

刘:不想用金钱去衡量,但是希望未来能帮助更多的人。(《价值线》记者曹蕾 张玮 新华网刘静 苏州硒谷报道)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