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

[考博动态]会计学博士养乌鸡 赚钱有妙招_考博_旭晨教育

这种鸡叫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与景德镇的瓷器一样,泰和乌鸡曾是江西省的一个特色产业,然而在12年前,纯种的泰和乌鸡几乎绝迹。

2012年4月30日,记者到泰和县采访,却在这里又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纯种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的复苏和繁衍壮大,都是因为这个叫李翔华的人。李翔华是一位会计学博士,因为一个偶然的发现,他放弃了被同行认为很有前途的工作和优越的生活,从深圳来到江西省泰和县的农村,用了12年时间,靠着687只泰和乌鸡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并积累了上亿元的财富。

村民李必钊:李博士来了养这个鸡,跟他的文凭,名不虚传啊。

村民刘开谊:不得不佩服他,不管他的质量还是品种方面都做到一流。

朋友彭胜隆:很有眼光,他能够把眼光放在未来。真正有信心的人就是这样。

一个会计学博士,究竟是如何把几乎绝迹的泰和乌鸡繁育壮大并积累了上亿元财富的呢?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博士养乌鸡 赚钱有妙招

要解开这些谜底,还要从12年前李翔华的一次突然失踪说起。

李翔华是江西省新余市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厦门大学攻读会计学博士并留校。1993年,他到了深圳,成为中国第一批炒股的人,他还做过房地产生意,赚到了上千万的财富。到了1997年,他又靠着自己出色的专业才能,在深圳市一家大型国企做到了副局级干部。

1999年10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做得顺风顺水的李翔华,却在朋友们的视野里突然消失了,这引起了大家的不解和猜测。

朋友万国平:聚会是见不到他的人影的。李翔华跑哪儿去了?就是说,他是不是出事了?找不到人了。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省泰和县武山脚下,当地人因为从深圳来了个博士,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员工廖春保:我们乡下人都要往城里跑,没想到他在城里发展这么好,一下跑到乡下来。

村民肖文平: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有可能是说犯错误在这里,躲避在这里。

[致富经]博士养乌鸡 赚钱有奇招

从深圳来的博士就是李翔华,他从深圳来到这里是要实现一个宏大的财富计划。

博士李翔华放弃深圳的大好前程,来到江西泰和的武山脚下,他酝酿的是什么宏大的财富计划呢?

而随后发生的事,却让熟知李翔华的人既意外又大跌眼镜。李翔华放弃以前的一切,兑换的却是这些鸡。会计学博士养鸡,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朋友万国平:我们不敢说是金光大道,但是对未来是可知的。可你要折腾到一个未知的世界,要靠自己打拼,要去探索。我们说他“傻博士”嘛。

李翔华之所以养乌鸡,是因为1998年春天他到江西省泰和县考察时的一次偶然发现。

当时泰和乌鸡的产业很不景气,一只泰和乌鸡只卖到4元钱,一个乌鸡蛋只卖到2角钱。可即便这么便宜,很多泰和本地人也不吃乌鸡了。

村民肖志军:唉,要多差有多差,越养越差,把乌鸡的名声都搞坏了。

村民张敏:私人养得都乱套了,反正随便养大了就可以,冲击了这个市场,所以价钱就不行。

村民李必钊:我同学给我搞了一个乌鸡宴,我吃起来有腥味,我觉得不好吃,吃了一口我就没吃,所以以后我就说我不吃乌鸡了。

在历史上,泰和乌鸡与景德镇的瓷器一样,名气很大,是江西省的一个特色产业。看到眼前的状况,李翔华非常痛心。

李翔华:我始终觉得泰和乌鸡它是个宝,因为我是一个江西人,对江西家乡充满着感情。当时我说,哎呀,泰和乌鸡到我们这代人手上怎么变成这个样子?那真是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

李翔华的这番话,引起了陪同他考察的泰和县领导的注意,也是因为这番话,李翔华成了当地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

李翔华尽管很激动,但并没有马上答应。随后,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对泰和乌鸡这个项目进行了论证和调查,却得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

李翔华:你们不要瞧不起泰和乌鸡,我说,有一天你们会认识到泰和乌鸡一定是个无价之宝。当然不是说在某一天,这个动物保护下来,它是永远的。能赚大钱的一定是带有垄断性的,带有垄断性的一定是资源性的。只不过说,这块宝,这个黄金,现在在地上已经生锈了,你们看它锈迹斑斑,以为是块废铜而已,但我相信,是金子就一定会发亮。

1999年10月,李翔华辞去了深圳的公职,出资600万接管下了泰和县武山脚下的这家泰和乌鸡养殖场。可当地人对博士来养鸡这事儿却觉得很不靠谱。

养殖场副总经理李志勇:好多人讲,他的钱没地方花了,来搞这个养殖。

村民肖志军:一说李博士谁都知道,大家说深圳来个傻瓜,怎么在这里养鸡。

李翔华的举动似乎也验证了大家的判断,他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亏本买卖!

李翔华接管的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养殖场,原来是承包给农户管理的,李翔华从鸡场的农户手里以40元一只的价格买来了四千只泰和乌鸡,可不出一个月,他就将其中的三千三百多只以每只5元钱的价格卖了,这第一笔生意就亏了十多万块钱。

养殖场副总经理李志勇:第一件事就亏了一个大本啊,会计学博士不会算账的。

村民肖文平:明显的,40块买进来,5块卖出去,每只亏35块钱。哪个会做这种赔本生意,是不是?

员工李细英:人家讲,这不是会计学博士,要是会计学博士,他肯定会算一下这笔账。

村民肖文平:最起码,一般的人,脑子如果没什么多大的问题,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李翔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当时他花高价从农户手里买来的四千多只乌鸡,本以为都是纯种的,可挑来挑去,却不想其中有三千三百多只都是血统很杂的杂交乌鸡。

李翔华:这是一个杂交了的泰和乌鸡,它是不具备泰和乌鸡的特点的。第一,这个乌鸡它下面是长肉瘤的,这是杂交乌鸡才有的,原种乌鸡是没有的,不可能有的。第二个,这个乌鸡只有四个爪子。原种鸡它上面是长胡须的,没有肉瘤的,然后五个爪子。所以很明显,一个是改良的,一个是纯种的。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