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考博《生化分离工程》考试大纲
1. 生化分离技术的研究历史
1.1 凝胶过滤的发现历史
1.1.1 葡聚糖的发现
1.1.2 琼脂糖的发现
1.2. 电泳的发展历史
1.2.1 凝胶电泳
1.2.2 等电聚焦
1.2.3 毛细管电泳的诞生
1.3. 亲和色谱的发明
1.3.1 染料亲和色谱的发现
1.3.2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
2. 发酵液预处理
2.1 预处理简介
2.2 发酵液杂质的去除
2.2.1 无机粒子的去除
2.2.2 可溶性蛋白质的去除
2.2.3 有色物质的去除
2.3 发酵液处理性能的改善
2.3.1 降低发酵液的黏度
2.3.2 调节pH值
2.4 絮凝技术
2.4.1 絮凝和凝聚的区别
2.4.2 细胞絮凝的种类
2.4.3 絮凝剂的分类
2.4.4 絮凝机理和动力学
2.4.5 絮凝的优化
2.4.6 絮凝设备
2.4.7 絮凝技术的应用
2.4.8 絮凝技术的新进展
3. 固液分离技术
3.1过滤
3.3.1 传统的过滤方法
3.3.2 膜过滤
3.2 离心
3.2.1 离心原理
3.2.2 离心方法
3.2.3 离心分离设备及其放大
4. 细胞破碎和分离提取技术
4.1 细胞破碎技术
4.1.1 细胞破碎方法及机理
4.1.2 机械方法破碎
4.1.3 细胞物理破碎方法
4.1.4 化学法破碎
4.1.5 生物法破碎
4.1.6 超临界细胞破碎技术
4.1.7 胞内产物的选择性释放
4.2 从发酵液直接分离产物
4.2.1 双水相分离技术
4.2.2 膨胀床分离技术
4.2.3 泡载分离技术
5 生物产品萃取技术
5.1 双水相萃取
5.1.1 双水相基本原理
5.1.2 影响分配平衡的因素
5.1.3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5.1.4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新进展
5.2 反胶团萃取
5.2.1 反胶团萃取原理
5.2.2 反胶团体系分离,制备方法和影响因素
5.2.3 反胶团萃取的应用
5.2.4 反胶团萃取分离技术的新进展
5.2.5 反胶团萃取的设备研究
5.2.6 反胶团前景展望
5.3 凝胶萃取
5.3.1 凝胶萃取过程简介
5.3.2 凝胶萃取的热力学原理
5.3.3 凝胶萃取的凝胶
5.3.4 凝胶萃取的影响参数
5.3.5 凝胶萃取在分离中的应用
5.3.6 凝胶萃取的设备
5.4 固相微萃取
5.4.1 固相微萃取的原理
5.4.2 固相微萃取的操作
5.4.3 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
5.4.4 固相萃取的应用
5.5 超临界萃取
5.5.1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
5.5.2 超临界萃取的方式
5.5.3 影响SFE的因素
5.5.4 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5.5.5 超临界萃取的应用
5.6 超声和微波萃取
5.6.1 超声波萃取
5.6.2 微波萃取
5.7 新型萃取技术
5.7.1 协同-络合萃取
5.7.2 几种萃取方法的结合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