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年龄从不是问题 98岁硕士104岁考博(图)
你们有见过一个百岁老人坐在大学课堂里读书吗?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简直活成了一本励志教科书!
▼

他就是赵慕鹤,一个老有所乐,对生活永远充满热忱的传奇老人。
1911年,赵慕鹤出生于山东一个书香门第,14岁时随清朝拔贡赵朝仪学习鸟虫体书法,家教良好。39岁时来到台湾金门,与亲人两岸相隔,生存艰难却比谁都要坚强乐观。
40岁任职高雄师大,勤勤恳恳,资助过学校孤儿,也经常帮助囊中羞涩的同事。
在台湾经济困难时期救济过很多穷人,尽管自己常拮据到穿着补丁的外衣,他也乐呵呵不在意。就这样到66岁退休,也该到了逗逗花鸟,抱子弄孙的年纪。
可是他却说:“这辈子自己没好好活过,年轻时被逼着拿枪打自己人,再大点要挣钱养家,有家也不能回,现在好了,儿孙都大了,要做些自己的事情了,不能就这样两脚一蹬进棺材了。
于是,75岁时他决定一个人背上行囊,开始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语言不通,又一把老骨头,体力不如年轻人,要是遇到意外怎么办?”朋友亲人纷纷反对,都以为这个老头就是一时兴起。
“死在外头也比烂在家里强!”哪知他是铁了心要出去,子女拗不过他只好作罢。于是,他拒绝了子女的资助并带上自己仅有的3万积蓄一人上路。
为了省钱,他和小青年一块儿住青旅,天气暖和就在电话亭里凑合一晚。
如果遇到什么麻烦,就会找个中餐厅里的服务员帮帮忙,实在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就跟着和他一样背着行囊的人,“跟走他们走,总能看到好风景!”
就这样,他一口气看了埃菲尔铁塔和大本钟,在莱茵河大声歌唱,在莎士比亚故居朗诵十四行诗。放飞过一次心,他更有精气神了。纵无知音,亦可静享幽处。没人理解,他也坚持折腾下去。
1988年赵慕鹤87岁,那会儿孙子正在考大学。他怕孙子一个人难扛下去,就自己偷偷报了名和孙子一起学习,可惜第一年两人都落了榜。
但他并不放弃,并安慰孙子重头再来一次,在“闻鸡起舞”的劲儿下第二年两人纷纷考上大学。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怪老头,甚至有人还打赌说这个老头绝对毕不了业。
可是最后事实证明,4年时间他修满了128个学分,从未挂个科,秒杀许多混日子的小青年。2002年,赵慕鹤和孙子一起毕业,一时传为佳话。
但毕业后他也没闲下来,开始到医院去做义工,一开始医院看他年纪太大,不敢答应,让他先试试看。端盆倒屎,擦身换衣,他没日没夜的一照顾就是两年,任劳任怨,以此为乐。
96岁,他又按耐不住和朋友的儿子相约一起考硕士。三个月时间挑灯夜读,本来他老花眼就严重,时间久了眼睛又红又肿,家人看了都很心疼,他却坚持了下来。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在这三年读硕时间,他风雨无阻,从来没落下课。有次上课,老师见他走路一跛一瘸的,一问才知道他骑车被一辆摩托车给擦伤了。即使这样,他都不倚老卖老,坚持完成课程,许多同学都被他感动到,以他为榜样。
98岁时,他顺利毕业,打破吉尼斯记录,成为全球年纪最大的硕士。

2012年,马英九亲自接见了这个百岁老人,称他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值得所有人学习。他很开心的说:“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不断进步,不断有惊喜!”
赵慕鹤一生重情义,不欠人情债。当初逃到台湾与妻子分隔两岸,却为她终身未再娶,可惜再见时已是天人永隔。
同样,他这一辈子就算讨饭也要穷的干干净净,遇到难处宁愿自己贷款,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除了旅行学习,赵慕鹤还写的一手好书法,尤以逐渐失传的“鸟虫体”擅长,他几乎坚持写了100年。2011年,他以鸟虫体书写的《三国演义》卷头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因为一颗博爱之心,2009年高雄水灾,他卖掉自己的书画作品来募捐善款,“我留在身边也没用,人老了带不走,不如让它帮助更多的人,能帮多少是多少!”
如今104岁的他仍独自住在那将近60年的宿舍楼里,很多同时代的朋友也相继离他而去。每天他都会打扫庭院,院子里的墙砖已经开始脱落,爬山虎绕了一圈又一圈,依旧那么绿,就像赵慕鹤不服老的心。
他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买菜做饭洗衣,这些琐事他都会做的格外用心。旁人看的孤独心酸,他却粗茶淡饭也甘心情愿。
每天坚持自己买菜,身体坚朗
自己做饭,拿刀还很稳健
自己洗衣服
今年他又开始旁听准备攻读博士,为了跟上年轻人的节奏,他开始学电脑。有朋友笑他:“都是要入土的人了,还瞎操心学什么电脑?”“可是我还好好活着啊”两人不禁相视大笑。
年轻时,学习是为了梦想与安定;老年时,学习则是一种意境,自乐其中。现在身边有很多老人上了年纪都失了精气神,过一日算一日,赵慕鹤却在晚年争分夺秒的学习,多活一天就多珍惜一天。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忱的爱着生命。赵慕鹤就是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的英雄。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