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眼罩行走真的比想象中难多了,心里很不踏实,必须从残障人士内心感受来设计无障碍通道才行。”在今日的重庆图书馆“无障碍行走模拟体验”现场,来自重庆大学的女博士吴岩体验了一把“黑暗行走”后感慨良多。
带着眼罩 10秒钟路程女博士走了5分钟
12月2日下午2点半,主持人宣布活动,最积极上台体验的竟然是一对年轻的健全人,吴岩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要求,吴岩用眼罩蒙住眼睛,假扮盲人,而她的同伴在旁边用话语引导越过“障碍”,走到终点。 “慢点,向前小两步,多了,多了、左转、再往前一大步、走歪了、朝你右边走点。”重庆图书馆会议里,吴岩在两张板凳,两条线绳,4块软垫组成的“障碍”中艰难行走着。虽然同伴一直耐心引导,但吴岩还是差点被障碍物绊倒在地。
5分钟过去了,吴岩好不容易“走”到终点,摘下眼罩那一刻,吴岩深深地咽了一口气,跟大家分享她的“黑暗之旅”,“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盲人走路,那种恐惧感太强烈了,根本无法走直线,这段路健全人10秒钟就能走到终点的。”
据了解,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重庆市图书馆特别邀请重庆市盲校的专业老师教40多位视障人士学无障碍行走。而重大建筑设计在读博士吴岩看到市图书馆有此活动,二话不说跟师兄想感同身受一下残疾人的无助。
吴岩告诉记者,她所学的专业很多都涉及到无障碍设施,大家也都按照条条框框的规范来设计,但她认为之前还不是很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心里需求,只有亲身体验了才会懂得他们需要什么。她说,今天的体验太值得了,让她真切明白盲人的困扰,也懂得以后设计时,如何更多地替残障人士着想。
视障人士都说有用 该活动将常态化
重庆市图书馆负责人表示,今日的无障碍行走模拟体验是视障人士通过定向行走的学习,能够科学食用盲杖判断自身形体方位、辨别方向、拐角等。
家住大渡口的视障人士小陈参加完活动一脸兴奋,小陈说,“我之前一直是用手搭在妈妈肩膀行走,今天才知道应该是抓握妈妈的手腕来支撑,这样不仅减轻妈妈的负惮也方便很多。”
此外,小陈跟着老师学会了使用盲杖,他表示,以后可以试着自己出门了。其余视障人士也表示今天的专业学习有用,对他们出行很有帮助。
“我们将‘无障碍行走模拟体验’变成常态化活动,使视障群体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市图书馆负责人说。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