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旭晨教育考博频道。
下个月,8名上海博士将背起行囊,前往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四川、甘肃、海南等地挂职。他们要放下上海的一切,在陌生而遥远的省份工作一年。
这8名博士是中组部、团中央组建的“博士服务团”的成员。博士服务团项目启动于1999年。中国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中组部、团中央每年从中央部委、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以及发达省市选拔青年博士,送往欠发达地区挂职。
上海从2003年起参与选派博士,此前已经选派过10批共56名博士到中西部地区挂职。博士们的去向主要集中于西部,近年来慢慢扩展到福建、海南等地。
西部大开发十多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有人称此为“黄金十年”。上海博士们在大时代的舞台上留下了各自的身影,有人为挂职地开辟了致富新路,有人带去了先进的理念,有人改变了一个行业,有人培育了一批人才。
从孙中山先生提出西部开发方略,到民国政府的西部开发动员;从解放后“一五”、“二五”时期对西部的倾斜,到改革开放之初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西部的发展是几代人的期待。
西部大开发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吉林延边地区等12个省、自治区及地区,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据中国国土面积的71.4%。
自2007年起,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6年超过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2012年,西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1391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19.2%提高到19.8%。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
作为上海各个领域的中坚人才,这些年轻的博士在人生“当打之年”暂别故乡,到挂职地的党政部门、企业或者高校度过至少一年时光。
一年时间,说短真是很短,比起广袤西部千百年的变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长也长,当博士们在专业理念、工作方式、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的诸多差异中寻找对接的可能,努力植入各自的智慧时,生活变得更有挑战,也更有内容。
2003年首批入选博士服务团的姚兴涛说,10年后的今天再回想那段日子,它留在生命中的记忆远远超出本该有的长度。
上海市委组织部到挂职地考评博士,时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上海干部很务实,不是来“镀金”的。一年挂职到期,接收单位经常提出延期请求。据统计,这56名博士中,有近10人不同程度延长挂职期限。王彬、杨继、杨天仪3位最终留在挂职地,选择用一生服务西部。所有回到上海的博士中,已有42人被提职或安排交流任职。
左手理论,右手现实
龚少情过去对旅游业从无涉足。出发前,他买了几十本书学习,向研究这个行业的 博导 取经,问遍了身边所有和旅游行业沾边儿的人。但到了延安,却发现很遗憾,这些经验全都不管用。
晚间,龚少情总爱到延河边上走走。延河水势平缓静默,看上去很平常。抬头看整个延安城,似乎也很平常。比起“延安”这个地名背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反倒显得平常,有时令人无从遐想。
“以前,延安在课本里、在小说里,它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总觉得它所有的山川河流都笼罩着神圣的光环。”去年11月,作为中组部第十三批、上海第十批博士服务团成员的龚少情来到现实中的延安,挂职延安市旅游局副局长,他有些茫然和不适应。
政治学博士龚少情原在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任教研室主任,对旅游业从无涉足。出发之前,他买了几十本书学习,向研究这个行业的博导取经,问遍了身边所有和旅游行业沾边儿的人。但到了延安,却发现很遗憾,这些经验全都不管用。
左手理论,右手现实。从上海到中西部,博士们总会遭遇这对矛盾。时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的王晓曾在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说,一些博士可能习惯从“理论上应该是什么样”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大关注“现实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摸不清现实,曾经带来自信和信心的“博士帽”便只是花架子。
注意:本文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