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

[考博动态]西藏首位临床医学博士_考博_旭晨教育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32岁的格桑罗布以95.6分和94.1分的高分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及临床考核,成为藏族历史上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

格桑利用自己硕-博连读的5年时间,对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及其与RAS系统基因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系列发现,为揭示高血压发病机制增添了独特的“砖”和“瓦”。

看似平常的人

格桑罗布是一位很平常的人,和别的人没什么两样!在记者联系采访格桑博士的时候,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

经过几次电话预约,百忙之中的格桑博士终于答应挤出一点时间给记者。冬日第一场雪后的下午,记者来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

在“研究所”门口,一位穿白大褂的年青医生正在给两位病人讲解病情。

“医生,请问格桑博士在吗?”记者问。

年青医生微笑着点点头,随即请记者里面坐。原来他就是格桑博士。

“研究所”的墙壁上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认真解答完几位医生和患者的询问后,格桑博大端上来两杯热茶。

“我很怕媒体采访。”格桑谦虚地说:“现在毕业回来不久,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一道阳光穿过窗户,室内顿时充满了暖意。

1985年,17岁的格桑罗布中了日喀则地区高考状元后,在父母亲对其性格及思维方式的分析指导下,选择了“上海医科大学”,如愿踏上了远出家门求学的道路。

自愿回到西藏

在格桑如饥似渴的学习中,6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1991年,和格桑一起考上上海医大的5名西藏学生面临着是留在上海还是回到家乡的选择。“上海医大”的学生只要愿意,都有机会留在上海工作。最后,只有格桑毫不犹豫地自愿回到了家乡。

“没有什么理由,西藏是我的家乡!”格桑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放弃出国留洋

1994年,早在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前,格桑曾帮助美国“新一代”基金会在西藏珠峰地区实施有关医疗卫生的项目。当时该基金的负责人是著名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泰勒博士,该大学的公共卫生系当时曾连续4年在美国各大学院中排名第一。格桑罗布的勤奋好学和对问题的独到思考,引起了泰勒博士的高度重视,并极力引荐格桑去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研究生。出国留学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而在这样难得的机会面前,格桑又作出了与常人完全不一样的选择,也就是放弃留学,选择攻读协和医科大学的心血管病专业。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牌子很硬,但我当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发现。西藏人民在心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所以选择了留在国内攻读心血管病学,这样对西藏的病人可能会更有实际用处。”格桑这样解释自己放弃留学的。

取得博士学位,再次回到家乡

1995年,格桑罗布如愿考上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

两年的扎实用功,格桑的学习成绩已达到转博士深造的条件。经过严格考核和导师的大力推荐及激烈竞争后,格桑顺利转入攻读博士学位,继续研究心血管病。珍惜时间的人总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是否能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时期。

平时并不在大家面前显山露水的格桑胸有成竹,和专家们对答如流,知识之博学和深入,令在座的教授们大吃一惊,一致获得全国心血管病专家顾复生教授等七名知名评委专家的大力赞赏和认可,为西藏的学子争得了荣誉。

“协和医科大学”,这座中国最为权威的医科大学培养出的博士,自然会受到全国各大医院的亲睐。像格桑这样的博士如果在内地工作,每个月的薪金将高达一万,而且各大医院创造的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会更进一步提升一个好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成就。“协和医院”的盛情挽留和各大医院的高薪承诺,都没有改变一个西藏学子对家乡的真诚回报。格桑毅然回到了西藏。回到了最需要自己的这块热土。

“内地大医院的博士不少,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相反,西藏如果能多一位博士,就能带动很多研究工作的启动,也会影响一大批人的思想行为。再说。我所学的心血管病学是西藏人民最需要的。”这就是格桑再次选择回家乡的初衷。

“笨鸟先飞”使我不断进步

记者:格桑博士,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格桑:是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当过教师,一生做人以身作则,堂堂正正。在父母亲的潜移默化下,我们三兄弟都踏踏实实地求学,而且都顺利考上了大学。在我上学期间,认真踏实的作风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这也使我获得了各种难得的深造机遇。毫无疑问,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

记者:您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您认为自己是天才吗?

格桑:不是。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是“笨鸟先飞”。在上海医大毕业工作后,我在心里就有了一个目标:攻读硕士,这一目标不管何时何地都未动摇过。由于平时的积累和沉淀,也就水到渠成地考上硕士,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记得在博士论文答辩期间,当别的同学为答辩搞得焦头烂额、体重大幅度下降时,我却没有别人大战临头的感觉。因为我在两个月前就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准备,最后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现在我时常跟两个弟弟比较,感觉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都胜我一筹,但我有时走在他们前面的方法就是“笨鸟先飞”。机会总是倾向于有准备的头脑,机遇一旦出现,也就能抓住了!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格桑:和往常一样,踏踏实实开展一些高原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用所学的知识多为病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格桑博士的论文简介:

格桑罗布选择了我国各民族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2%)且遗传背景很纯的藏族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遗传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采取家系分析与病例对照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分析了藏族高血压的遗传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藏族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相关基因的系列研究。

格桑的研究结果明确了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特点,并发现藏族人群中有明显的高血压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度约为63%;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的抵抗现象。




已有 0 条评论

    我有话说: